长城网10月11日讯(魏洪亮)按照传统思路设计,一个年设计能力超过250万吨的大型铁矿,未来15年内将产生剥离岩土和尾矿砂20.17亿吨,需建大型排土场和尾矿库要占用耕地超过两万亩,而河北钢铁集团矿业公司司家营铁矿却创造了一个奇迹:他们利用采煤沉陷区做尾矿库,通过司曹铁路将剥离岩土运往曹妃甸用于填海造地,实现了耕地零占用,在8年的使用期后1.76平方公里的尾矿库可直接覆土还田,造田2640亩;在未来15年内该矿区产生的17亿吨剥离岩土将全部用于曹妃甸310平方公里的造地计划。这一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项目获得了国土资源部2011年特等奖,奖励资金2000万元。
“与其两手空空追求铁矿石谈判话语权,钢铁企业不如立足国内矿山,谋求掌控铁矿资源的主动权,做到‘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’”。
近几年,国际铁矿石价格不断攀升,严重挤压了国内钢企利润空间。如何应对?河北钢铁集团矿业公司董事长、总经理王洪仁的一番话可谓一针见血。对于目前铁矿石自给率不足9%的河北钢铁集团来说,组建矿业公司,提升资源优势成为发展的突破口。
如何走出传统矿山的粗放开采模式,建设持续、健康、和谐的绿色矿山,河北钢铁矿业人在探索中走出了自己独特的道路。
“我们把1.76平方公里采煤沉陷区用作尾矿库,这在全国是首创。”矿业公司董事长骄傲地告诉记者。
在距离矿山28公里外的开滦南范各庄采煤沉陷区,我们见到了司家营铁矿尾矿库,矿山每天产生的尾矿通过全长28公里的尾矿输送管道直达1.76平方公里的沉陷区,用这种方式不仅避免了占地而且尾矿库闭库后还可造地2640亩。不仅如此,尾矿库的围堤使用200万吨废弃煤矸石构筑而成,仅此一项就腾出耕地200余亩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